夏历正月十五为“元宵节”。亦称“元夕节”,因此节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夜又别称“宵”,故名。道教兴起后,又称之为“上元节”。该节的活动主要是展示灯火,民间又称之为“灯节”。
元宵节是形成于黄河流域的节日,它源于西汉皇帝正月十五夜以盛大灯火祭祀太一神之礼。东汉佛教东渐后,也开始在正月十五于寺庙“燃灯表佛”,使举行灯火活动由宫廷走向民间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此节逐渐形成,并出现了祭门户、祀蚕神等民俗。唐宋元明时期,元宵节由祀神转向娱人,演化出举行灯会、社火、歌舞百戏、放烟火、猜灯谜、观戏等一系列内容。
元宵节,虽说黄河流域时值初春,寒意不减,但过罢初五,各地便组织灯社,筹办灯会。大多数地方的灯会为三日,十四为“试灯”,十五为“正灯”,十六为“残灯”。因此,从正月十四起,便拉开元宵节的序幕。
赏灯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民俗活动。在各种彩灯上,还有许多灯谜,供赏灯者猜测。猜灯谜,又称“射虎”“打虎”和“打灯”。
在黄河流域中下游诸省,还有一种独特的小型灯会,称“九曲黄河灯”“九曲黄河阵”“跑黄河”“转九曲”“黄河九曲”“转灯油会”及“黄河”。山西乾隆《沁州志》记载:元宵节“以茭杆搭九曲黄河,上簪油灯数百盏。童子笙歌游玩,夜分始归”。沁源还流传着一首《元宵黄河》的歌谣,其云:“元宵苇席搭神棚,炮火花烟气倍增。游绕黄河三百六,沿途五色纸笼灯。”如实描写了元宵灯会和走黄河九曲阵的情形,深刻反映了黄河儿女热爱黄河的深情。
黄河流域农家,元宵节家家都以荞面、黍面或豆面做灯数百盏,近凡户窗、箱橱、几榻、井臼、磨碾、罂釜间,远凡桥梁、城垛、路口,皆设灯盏,名为“散灯”,也称“除虚耗”,取当夜不黑,一年光明之意。如陕西宜川,这日家家燃灯通宵,并以面仿鸡、犬、猫、兔等形做灯,分置于鸡棚犬窝之处,中竖一根棉花捻子,注油燃一夜。到十六早晨,再作羹煮而食之。在有的地区,又蒸面为鱼、龙、蛇等形,放于灯旁,俗呼“伴灯”。部分地区还有送灯习俗。有的地方是姥姥家给外孙送灯,在陕西、山西部分地区,新嫁娘未逾一年者,娘家要在十四之前送灯,而女婿必于十四悬挂在门口,这种灯,俗称“倒灯”。
在宁夏、甘肃、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诸省区,元宵节还盛行垒旺火之俗。旺火又称“炭火”“火龙 ”“滚火”“塔塔火”,有的呈元宝形,有的呈绣球形,有的呈塔形,有的为虎、狮、象、龙等形。兽形旺火点燃后,兽口、鼻、眼中喷吐火光,十分壮观。
娱乐活动也在元宵节夜达到高潮,旱船、高跷、龙灯、舞狮子、抬阁、花棍、跑驴、大头娃娃和秧歌等,在锣鼓箫钲的伴奏下,走乡串村,边走边表演。观者如堵,喝彩声此起彼伏,儿童则骑着竹马灯,追随着闹元宵的队伍,竟夜不息。有的地区还在元宵节演戏赛神,形成庙会。
祀神祭先也是元宵节的重要民俗。陕西铜川地区,先一日晚,便以酒果祭献诸神。陕西、山西部分地区,有在祖坟前挂灯之俗,俗称“送灯”或“献明灯”。
元宵节期间,黄河流域各地盛行一种“走百病”的习俗。又称“去百病”“走老貌”“游百病”等。宁夏平罗一带,十六夜,妇女结伴游灯市,要以所携之麻挂灯上。甘肃洮州、西和一带,走百病形式是执香烛赴各庙上香。山西榆次是妇女在十六成群出外上坟。河南祥符地区讲究,男女宵行,必度桥才罢。